遗弃罪(刑法第261条规定),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犯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纯正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亦称真正不作为犯,是指法律规定有作为义务而以不作为为犯罪内容的犯罪行为。其作为义务应由刑法明文规定或由其他法律规定而经刑法认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构成犯罪还必须以刑事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纯正不作为犯罪客观方面成立的要件是(1)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2)能够实行;(3)未实行。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直系血亲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当这种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时,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行为,即遗弃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负有扶养义务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这里的 “拒绝扶养”,法律规定的很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三层意思:(1)主观故意上是能为而不为,即积极不为,而非消极不为,也反映了主观恶性;(2)有能力扶养;(3)不扶养。
本文重点探讨第二层意思
纯正不作为犯,亦称真正不作为犯,是指法律规定有作为义务而以不作为为犯罪内容的犯罪行为。其作为义务应由刑法明文规定或由其他法律规定而经刑法认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构成犯罪还必须以刑事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纯正不作为犯罪客观方面成立的要件是(1)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2)能够实行;(3)未实行。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直系血亲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当这种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时,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行为,即遗弃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负有扶养义务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这里的 “拒绝扶养”,法律规定的很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三层意思:(1)主观故意上是能为而不为,即积极不为,而非消极不为,也反映了主观恶性;(2)有能力扶养;(3)不扶养。
本文重点探讨第二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