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盗窃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数额较大。然而,对入室盗窃这一特殊行为是否仅以数额作为定罪标准?笔者认为,入室盗窃虽数额不大甚至分文未得,如有一定严重情节的,也应定罪处罚。理由是:
首先,行为人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其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之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特征。其次,行为人在实施盗窃前,对主人的财物存放处一般不明确,往往翻箱倒柜进行搜查,其行为又符合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罪的特征。其三,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在盗窃数额达到较大的情况下,属牵连行为,按从一重处断以盗窃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入户盗窃即便数额不大,具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的情节,即应视情择一定罪处罚。
公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尤其是住宅权,受法律保护。因为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法制健全的社会对公民的住宅要提供最安全的屏障。目前入户盗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参照一般意义上的盗窃行为来定罪量刑,存有不少弊端。虽然入户盗窃也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但在行为方式上有别于一般盗窃,由其转化的入户抢劫和故意伤害乃至杀人等犯罪,更是屡见不鲜,其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一般的盗窃行为。
公民住宅是与生存权直接有关的私人领地,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因此不管盗窃行为是否既遂,是否达到数额要求,只要行为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就已构成犯罪。
综上,在司法实践中把入户盗窃行为等同于一般盗窃,以数额大小来决定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与我国刑法理论相悖。在实践中可以列举入户盗窃的几种严重情节,如夜间侵入住宅、携带凶器入室盗窃、隐匿在有人居住的住宅伺机盗窃等,虽未窃得数额较大的财物,但鉴于其潜在危害性较大,应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或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正义网
厉倩雯 张根龙
首先,行为人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其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之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特征。其次,行为人在实施盗窃前,对主人的财物存放处一般不明确,往往翻箱倒柜进行搜查,其行为又符合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罪的特征。其三,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在盗窃数额达到较大的情况下,属牵连行为,按从一重处断以盗窃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入户盗窃即便数额不大,具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的情节,即应视情择一定罪处罚。
公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尤其是住宅权,受法律保护。因为家是私人生活的载体,也是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和自由的象征。法制健全的社会对公民的住宅要提供最安全的屏障。目前入户盗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参照一般意义上的盗窃行为来定罪量刑,存有不少弊端。虽然入户盗窃也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但在行为方式上有别于一般盗窃,由其转化的入户抢劫和故意伤害乃至杀人等犯罪,更是屡见不鲜,其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一般的盗窃行为。
公民住宅是与生存权直接有关的私人领地,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这既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权理念,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因此不管盗窃行为是否既遂,是否达到数额要求,只要行为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就已构成犯罪。
综上,在司法实践中把入户盗窃行为等同于一般盗窃,以数额大小来决定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与我国刑法理论相悖。在实践中可以列举入户盗窃的几种严重情节,如夜间侵入住宅、携带凶器入室盗窃、隐匿在有人居住的住宅伺机盗窃等,虽未窃得数额较大的财物,但鉴于其潜在危害性较大,应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或非法搜查他人住宅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正义网
厉倩雯 张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