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引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社会危害性日趋加剧,已成为“当今之患,未来之忧”。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它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由此,具体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起因以及分析对其应该采取的相关对策,对于我们做好前述工作大有裨益。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的现状及特征
所谓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未成年人多达2.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7%。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指已满七周岁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已成为我国刑事案件的主体人群,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60%以上。其中十四周岁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违法犯罪总数也在逐年大幅攀升。  (一)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低龄化,是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趋势。在过去犯罪的高峰期一般是十五至二十四岁,而据近年来的有关统计情况看,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而开始有劣行的年龄一般是在十一二岁,由于生理年龄的提前化,十三四岁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十五六岁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峰期。  (二)侵财性犯罪占首位
当前,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中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