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规则浅议

[摘要]性骚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给我国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我国对性骚扰界定的模糊、相关立法的滞后、证据规则的缺失,使得我国司法实践中性骚扰案件通常以原告举证不能败诉或被驳回起诉而告终。而在美国,性骚扰中的受害者通常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高额的赔偿。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规则,并指出了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
[关键词]性骚扰 证据
一、性骚扰的概念及分类
随着性禁忌的打破,给人们带来性权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2005年6月24日,《郑州晚报》联合新浪网推出“夏季性骚扰,你遭遇过吗?”的特别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接受调查的人中61.02%为女性, 76.17%的人遭遇过性骚扰,25.04%的人每天都遭遇到性骚扰,22.32%的人选择更多。同时,调查中76.36%的人认为社会对性骚扰的界定不清楚或很不清楚。
一般而言,性骚扰的界定主要可分为法定定义(legal definitions)和实证定义(empirical definitions)两类。通说认为,性骚扰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在美国,性骚扰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是为了阻止职场(workplace)和学校(school)中的骚扰和歧视而产生的。美国对性骚扰的界定采法定主义,最初的定义来源于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The U.S.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