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还存在被告人在被判处刑罚送交看守所收监时,看守所以罪犯身体患有疾病等原因为由拒绝收监的情况。造成少数已决犯脱管甚至再犯罪,严重损害法律权威性,且极易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国内发生多起看守所内非正常死亡事件,进而遭到媒体炒作、家属上访,给监管单位造成一定压力。看守所因风险问题,扩大不予收监的病情范围,对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并无并发症的疾病,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予收监规定情形下,对患病罪犯拒绝收监。致使已经被判决的罪犯长期逍遥法外,不能被实际执行刑罚,极易给犯罪分子恶意逃避法律制裁提供可乘之机,产生不良的示范影响。部分罪犯没有经过看守所和监狱的改造,主观恶性还没有消除,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再次犯罪并且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是改善监管环境。投入专项资金,配备专业医护和急救人员,配备必要的药品和急救设备,针对特殊病患建立专门监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妥善治疗,保障人犯的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为监管单位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从大局出发,由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和监管单位召开联席协调会,明确收监标准,细化责任和相关工作流程。各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确保罪犯能够及时得到控制,避免隐患。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力度,对于不予收监的情形,监管部门应当以书面方式告知执行单位,以便社区矫正机构积极采取暂予监外执行等措施。对违反规定拒绝收监的,应当由检察机关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予以纠正。
四是保障监管职责。依法保障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合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纠正监管单位不愿承担风险的现象。对于罪犯在合法监管范围内的正常死亡问题,要妥善处理好死者家属的信访、闹访等现象,切实保护好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的履职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
中国法院网
张小梅 陈静
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国内发生多起看守所内非正常死亡事件,进而遭到媒体炒作、家属上访,给监管单位造成一定压力。看守所因风险问题,扩大不予收监的病情范围,对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并无并发症的疾病,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予收监规定情形下,对患病罪犯拒绝收监。致使已经被判决的罪犯长期逍遥法外,不能被实际执行刑罚,极易给犯罪分子恶意逃避法律制裁提供可乘之机,产生不良的示范影响。部分罪犯没有经过看守所和监狱的改造,主观恶性还没有消除,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再次犯罪并且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是改善监管环境。投入专项资金,配备专业医护和急救人员,配备必要的药品和急救设备,针对特殊病患建立专门监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妥善治疗,保障人犯的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为监管单位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从大局出发,由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和监管单位召开联席协调会,明确收监标准,细化责任和相关工作流程。各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确保罪犯能够及时得到控制,避免隐患。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力度,对于不予收监的情形,监管部门应当以书面方式告知执行单位,以便社区矫正机构积极采取暂予监外执行等措施。对违反规定拒绝收监的,应当由检察机关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予以纠正。
四是保障监管职责。依法保障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合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纠正监管单位不愿承担风险的现象。对于罪犯在合法监管范围内的正常死亡问题,要妥善处理好死者家属的信访、闹访等现象,切实保护好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的履职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
中国法院网
张小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