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行为人触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相同罪名的并罚

【案情】
被告人孙军出资注册成立旭投公司后获悉雨山区汤阳村白果队正在进行征迁房地产开发,遂对外谎称旭投公司已获得拆迁工程,可对外发包,并先后以旭投公司名义与被害人张某某、吴某某、丁某某分别签订房屋拆除协议书,骗取三人保证金合计17.5万元;后与王以宏合作成立旭建公司,王以宏积极配合孙军对外联系发包该拆迁工程,两人以旭建公司名义与蒋某某等两人签订了房屋拆除协议书,骗取保证金合计18万元。
公诉机关以合同诈骗罪对孙军、王以宏提起公诉。案经一、二审审理,终审判决:一、孙军犯(单位)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二、王以宏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争议的主要焦点问题是行为人合同诈骗行为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以及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是同罪名时是否应对被告人进行数罪并罚问题。
1、单位犯罪的审查认定。
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的一个法学范畴,根据刑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单位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具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另根据司法解释,为实施犯罪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以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一般采取双罚制,对单位以及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罚处罚,只有刑法分则规定有另外的,采取单罚制。
在审判实践中,区分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的标准主要是:首先,审查犯罪行为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还是以个人名义实施的;其次,审查行为人设立单位的目的和主要日常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即设立单位目的是否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单位设立后主要经营活动是否是违法犯罪行为;第三,单位该犯罪行为所取得的利益是否归属单位所有。
本案中,旭投公司在本次犯罪之前就已经设立,孙军作为其法人代表以该公司名义在同他人签订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合计17.5万元,且犯罪所得用于公司经营活动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