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Research on criminal defense

Constantl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norms and facts · repeatedly measure between evidence and conscienceNorms, facts, evidence, conscience, human rights, justice

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又犯罪   累犯还是数罪

被告人杨某,于1997年3月7日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同年3月24日,因病被暂予监外执行,1999年1月14日刑罚执行完毕。经查,1998年7月的一天,还处于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的杨某在某自由市场碰上彭某,以借其野狼125摩托车接人为名,将摩托车骗走卖掉,价值8000元,但直至杨某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刑罚执行完毕后才案发。
对被告人杨某被暂予监外执行后,在刑罚执行期内又犯诈骗罪,是否构成累犯,应当如何处罚,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Continue Reading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不仅承继了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还增加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如将“被害人”提升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可以说是一个法制文明进步的标志,因为通过近几年的审判实践表明,它不仅有效地维护了“被害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体现了完全意义上制定刑法的目的,使被害人的人权得到较为实际的全面的保障。 此外,这也符合中国加入WTO后与当今法制国家接轨的需要。

Continue Reading

司法实践中计算机犯罪的若干问题

目前,“计算机犯罪”无统一概念,笔者认为,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者针对计算机及其系统实施的犯罪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犯罪和以计算机系统为目标的犯罪。计算机犯罪已逐渐成为当前信息社会中特有的新类型犯罪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Continue Reading

论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可采性

我国诉讼法学界及具体的法律规范对瑕疵证据并无统一概念。笔者认为,瑕疵证据是相对严密证据(即合法证据)而言的,严密证据是指证据的内容、形式、收集或提供的主体以及程序、方法和手段方面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资料,其中任何一方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即应被视为瑕疵证据。
一、国外刑事瑕疵证据的采用规则

Continue Reading

刑事二审庭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当前,由于受长期习惯思维的羁绊,刑事二审法官在庭审中容易忽视案件的实质公开,将法庭调查视为走过场,具体表现在:法庭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上、抗诉理由的审查上,未能处理好局部事实调查与全部事实调查、单个证据调查与全部证据调查的关系,法庭调查跳跃性过大,尤其在事实争议不大的案件中,未参与过案件一审的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更难以了解案件全貌,旁听人员的知情权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往往认为自身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并对案件的最终审判结果产生不必要的怀疑。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程序第一”的观念淡漠。

Continue Reading

刑事审判认证若干问题的探讨

认证,是指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或者法官自行收集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确认其证据能力和证据效力的活动。取证、举证、质证、认证是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四大重要环节,其中认证又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它直接决定着案件处理结果的正确与否。所以取证、举证、质证都是为认证服务,都必须围绕认证来进行。然而,在我国“认证”一词作为法律术语最早使用于1994年,在五、六年前在学术论著或刊物中才出现关于“认证”的文章。可以说,关于认证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状态。因此,加强对认证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需要。本文围绕与认证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求教于各位专家及同仁。

Continue Reading

Craftman’s Spirit,
Strive for Excellence

Focus, Profession, Perfection

Profession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