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 刑辩研究Criminal debate

在规范与事实之间不断往返 · 在证据和良知之间反复度量规范、事实、证据、良知、人权、正义

“另类”聋哑人团伙犯罪案引发的思考

去年底今年初,安徽省部分县市先后发生了数起聋哑人团伙盗窃犯罪案。这些聋哑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共场合,分别利用其残疾特点,吸引注意力作掩护,实施大宗盗窃犯罪,形似抢劫,轻易得手;而在案发后,同样利用其残疾特点,有预谋地逃避和对抗侦查。显而易见,与往年聋哑人犯罪个案相比,这些案件具有相当独异的特征,不能不令人警觉与深思。
上述聋哑人团伙犯罪案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犯罪类型均为侵财性的盗窃案件。犯罪目标舍弃财物,专取人民币现金。

阅读更多

对林某可否认定逃逸与自首情节

案情:
林某于2000年12月25日20时30分驾驶大货车与相向行驶的杨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后座乘员王某)发生碰撞,造成王某当场死亡、杨某重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案发后,林某破坏现场,驾车逃离现场80多公里。当日22时20分,林某以电话方式向交警大队投案,经责任认定,林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公诉机关对林某提起公诉时,未认定林某具有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只认定林某具有自首行为。
本案中,对林某是否构成逃逸与自首行为,有两种不同意见:

阅读更多

浅谈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理论界一般均认为这是一种最为典型的转化犯的立法例。

阅读更多

银行职员以诈骗手段侵吞资金的行为定性

赵秉志(以下简称赵):在司法实践中,银行信贷员或其他工作人员通过伪造金融票证、虚设贷款单位账户等手段侵吞银行或者银行客户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个案中客观行为表现各异,如何认定这些犯罪的性质,准确地定罪处罚是比较复杂的。

阅读更多

抢夺加威胁是否抢劫罪

2002年5月11日,田某到市区玩,看见金某从银行出来,便尾随其后。在一三岔路口,田某将金推倒,并夺得金某的提包(内有现金2万元)逃跑。金某和群众追赶到郊区后,田某从地上捡起一块橡胶板(20厘米长,10厘米宽,1厘米厚),对紧随其后的金某等威胁说:“你们不要上来,上来就杀死你们。”说完就转身逃窜了,金某等人也因此未能追上田某。后田某自首。对于本案,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田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劫取他人财物,并对追捕他的被害人和群众进行暴力威胁,以抗拒抓捕,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抢劫罪。

阅读更多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尽管性质不同,但大多数犯罪行为,常常使国家、集体财产受到侵犯,使公民遭受物质损失,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较大,并且近几年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轻视民事诉讼的现象,影响诉讼活动的进行。因此,本文欲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谈谈几点认识。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阅读更多

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专注、专业、精益求精

律师文集